来源:奇闻呀(www.qiwenya.com)时间:2025-05-30 11:32作者:zhang手机阅读>>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在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答案就是《诗经》,也被称为《诗》或者《诗三百》,一共收录了311篇诗歌。《诗经》记载的是我国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这对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面貌有很大帮助。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311篇,其中有6篇是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诗经》也被称为《诗》或者《诗三百》,这里可能有的会提出疑问了,不是有311篇吗,怎么被称为《诗三百》了?这是因为《诗三百》取的是一个整数。《诗经》记载的是我国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很多都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周朝时期各地的民风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这又被分成《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对后世影响很深,孔子、孟子等人都十分推崇《诗经》。
诗经的作者
对于《诗经》的作者现在已经无法确定了。因为在周朝时期是没有管理这方面事物的官员的,当时天子会派出很多人专门到民间搜集一些民间歌谣,然后将搜集起来的这些歌谣交给负责音乐的官员进行谱曲,之后再演奏给天子听,因此这里面很多诗歌也都是没有作者的。其中有记载的就是《诗经》中的《豳风·鸱鸮》,据说这时候周公旦写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周公,他是武王姬发的弟弟。
知道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以及相关的内容之后我们最后再来欣赏一些经典的《诗经》内容。
《诗经》中的代表作
1、《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奇闻呀 WWw.qiwenYA.cOM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如今追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时候,追剧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当时全国都没有几部电视,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看上电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5-07-01 14:20阅读全文 >>
杜甫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尊重。在历史上,杜甫被赞誉为诗圣,这个称号也成为了他的代名词,下面我们来详细...
2023-04-26 14:30阅读全文 >>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流传至今,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代,李白的才华和成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和推崇,其中就包括贺知章。贺知章是唐代的一位文...
2023-04-26 14:05阅读全文 >>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为后人所推崇。李白在时候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诗歌,很多都是千古流传,而李白的诗歌是我们能够背...
2023-04-21 16:21阅读全文 >>
杜甫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历史事件、自然景观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变革,成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2023-04-12 14:20阅读全文 >>
李白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他留下了许多诗篇,几乎每一篇都是精妙绝伦的华丽诗歌,许多人都想知道李白最牛的一首诗是哪一首,是就是赠汪伦这首诗,因为赠汪伦是李白...
2023-02-22 13:09阅读全文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表达了文人志士们高尚的情怀,但有些诗词有点难以理解,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2023-02-11 15:28阅读全文 >>
许多人都非常喜欢苏轼,苏轼在兄弟的照顾下,一直都是过着一个非常美满的生活,因此苏轼的诗都比较轻松烂漫的,许多人都想了解苏轼的诗词,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苏轼最有名的十...
2023-01-14 12:03阅读全文 >>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关于国旗的由来,是有一个典故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看得非常重要,古代的星相师认为“察变之动,莫著于五星”,古代重大的军事变...
2022-11-05 09:54阅读全文 >>
抗日战争期间,马家军的实力有目共睹。这支军阀部队,战斗力极为强悍,也非常有骨气。曾经有一次在战斗中,马家军的一队骑兵被日本包围,因为誓死不愿做日本的俘虏,于是数百人集体跳河...
2022-09-07 13:58阅读全文 >>
历史解密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