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奇闻呀(www.qiwenya.com)时间:2025-09-08 07:48作者:TANMI手机阅读>>
水火是人类文明的生命进化文明发展之源,但水火也无情,如何防范火灾,已经成为从古至今人类的一个共同命题,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人们很早已有防火意识,防火成为各朝各代城市安全的首要命题。几千年来,古人在防火方面,古人还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文化。
首先是古代防火理论极早,且很完备,在西周周公《易经》中就出现第63卦“既济”卦,即是拿火灾来说事,相关古籍释义为:“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句话里包含的原意,可以这样理解,即便大火扑灭了,救火任务结束,也要提高防火意识。这是中国早期防火思想“防患于未然”的最早出处。
而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则在《韩非子·喻老》中指出:“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意思是房子再大,从烟囱裂缝中迸出的火星能将其烧毁。韩非子是借防火的道理,而喻做人做事的态度,透露出的却先秦人对防火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图:《易经》第63卦“既济”卦,包含了古人的防火意识
到了汉代,人们已经强调把灾难消灭在萌芽状态。东汉人荀悦《申鉴·杂言》中称:“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荀悦的思想已经非常符合现代防火理论。
古人对了防火的意识从很早就深入人心,据《周礼·天官》记载,当年掌管宫内用火安全的“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即在每年易发火灾的春秋两季,宫正要摇动木铎,提醒大家严防火患:“半夜三更,小心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
图:更夫是传承了千年的职业,主要职责是提醒居民防火。
而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符合审美和居住适宜外,防火也是古代设计师们在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今天在故宫看到了大铜缸,就是专用于防火,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马头墙,也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更多的是起到隔断以防止火势曼延的作用。
图:漂亮的马头墙是为了防火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水火都会视为无情的天灾范畴,所以在避邪压灾,在建筑中放置“厌胜”之物镇火的设计理念就随处可见了,在北京紫禁城,每一座宫殿上都有防火灾的厌胜之物。如太和殿上的屋脊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龙形物——古代建筑学上称“正吻”或“大吻”,其设置即是出于镇火减灾的设计和考虑。
正吻在早期又称“鸱尾”、“鸱吻”、“龙尾”、“龙吻”、“蚩尾”、“蚩吻”等不同叫法,唐代苏鹗的《苏氏演义》中记载,当年汉武帝刘彻建柏梁殿,因为宫殿火灾频发,有术士上疏说,“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建议在堂殿上安置“蚩尾”。故正吻就成为古代大型建筑上必不可少的设计物。
这种厌胜之物为“鱼尾星”,是灭火的神物。在清代,还曾用能降火的“水龙”来做防火厌胜之物。如故宫的文渊阁是皇家藏书之所,防火第一,其屋脊的正背两面各雕9条龙。据说大禹治水时曾降服了九条龙,乾隆皇帝遂把它们请来治火。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虽然正吻不能防火,却能防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避雷装置。其原理是正吻处于建筑最高处,“出头”在外,往往先遭到雷击,从而避免了“雷火”引发的火灾。看来中国建筑设计中的龙吻防火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如果说龙吻防雷火有一定科学性的话,那么在房梁上挂古代有一种“避火图”(其实就是春宫图)就是完全出于早期先民的生殖崇拜、性jiao崇拜了。
古人还注意五行之中“水克火、火克金”的防火文化,故古代建筑的阁匾就会“门不带钩,阁必有水”,而鱼、龟等水生动物也成了古代建筑设计师们的最爱。浙江天下第一藏书楼“天一阁”。“天一”,是传说中能够生水的星宿,“天一生水”,以求防火。
而对于纵火犯和失火犯的处罚,殷商时就有“殷王法”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周代《周礼·夏官·司爟》记载:“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春秋战国时期,更明确了“失火”与“纵火”的概念,强调对火灾责任人的处罚。《墨子·号令》中称,“慎无敢失火者,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对引起火灾的首犯处斩,如果故意纵火,则以谋乱罪处以车裂之刑;与纵火犯同伙,知情不报者,也要处以死刑,对积极举报的可免死。
到了魏晋,对火灾责任人的处罚又有了进一步的细则。《晋书·刑法志》记载,“贼燔人庐舍积聚,盗赃五匹以上,弃市。”故意放火烧私人或官府房屋,和盗赃物五匹以上的,都要处以死罪,并弃尸街头。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勒在火灾管理方面更为严厉。《太平御览》引《后赵录》称,“石勒禁火,百鼓之后燃火者,鞭之一百;延火烧一家,斩五部都督。”“百鼓之后”,即夜间起更之后;“五部都督”指有不同区域和行政分工的“一把手”,失火纵火的责任已经是行政长官连带制,堪称史上最严消防法。
隋唐以后,中国的防火法规更为规范和具体。《唐律·杂律》中曾明确规定,对故意纵火行为严惩不贷,即便最轻的也要“徒三年”,最重的“绞”。见火不救也要治罪:“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谓从本失罪减。其守卫宫殿、仓库及掌囚者皆不得离所守救火,违者杖一百。”
此后的宋、元、明、清各代,在处理火灾责任人上大多都是“死罪”。金熙宗时期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燕京(今北京)发生火灾,一连烧了9天,最后有243人因“失火和不救火罪”被诛,是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失火问责事件。
图:史上最严消防法在石勒手中出台奇闻呀 WwW.QiWeNyA.COm
安全第一,防火救火,人人有责,且需从身边的细节小事做起,古人已经在各方面留给后世很多宝贵丰富的经验。(夜狼啸西风)
“秀恩爱”这种行为,很多情侣乐在其中,有事没事就朋友圈里来一发,而单身狗们则各个咬牙切齿,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很久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秀恩爱啦。这些人其实也在...
2025-06-07 08:52阅读全文 >>
在孙悟空到来之前,金圣宫一直扮演的是冰山美人的角色。若金圣宫仅仅是一味高冷,不知变通,不通权谋,那么,她也未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事实却是,在与孙悟空一番沟通后,金圣宫...
2025-07-22 17:00阅读全文 >>
董卓之乱 东汉中平六年,董卓奉何进之命进京铲除宦官势力,却因此引狼入室,使破败的东汉王朝落入董卓手中,成为俎上鱼肉,任其宰割,董卓入朝后执行暴政,最后导致群雄激愤,结盟讨...
2025-06-27 11:32阅读全文 >>
贾探春,曹雪芹所着《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贾宝玉的妹妹,排行为贾府三小姐。探春上岗了,她开始行使自己的职权。我们看,李纨和宝钗几乎就是个配搭...
2025-07-08 18:04阅读全文 >>
康熙帝之前的皇太极和顺治帝都不是通过立储制度的形式当上皇帝,皇太极是经过八王共制的推选制度继承皇位,他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留下遗言,其子顺治也是经过一番明争暗斗才继承...
2025-05-31 16:52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号称“礼仪之邦”,因此时时处处都有讲究礼仪的规范。《论语·泰伯第八》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在大圣先师孔子的眼里,“礼...
2025-06-22 12:44阅读全文 >>
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高阳不喜欢一介武夫的丈夫,很快与玄奘高足辩机真心相爱,其情可谓缠绵悱恻。而夫婿甘愿为他们看门,高阳则投桃报李,转赠美女两个,意思是咱俩各玩各...
2025-07-19 10:36阅读全文 >>
古代大多是一个男人娶多个老婆,再加上外面的莺莺燕燕,很难做到雨露均沾,很多女性就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女人是如何泄欲的呢? 第一招,欲望转移,即把床帏欲望转化为...
2025-05-26 13:32阅读全文 >>
阿珂原本是最讨厌韦小宝的,而且几度要杀他。一方面因为韦小宝对她轻薄过,另一方面她先前心中喜欢的是郑克爽。可以说阿珂是七个老婆中最不愿意跟着韦小宝的。但最后之所以...
2025-07-10 07:56阅读全文 >>
火麟剑是一把非常有名气的武器,出自于漫画《风云》之中,而这把剑不仅威力巨大,而且还拥有十分神奇的能力,能够帮助持有这把宝剑的人获得更为强大的功力和修为,但是如果持有者...
2025-06-08 14:36阅读全文 >>
历史解密排行